一、检测标准
洁净工作台的检测主要依据以下两个标准:
JG/T 292-2010 洁净工作台
该标准规定了洁净工作台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规格、分类和标记,材料、结构与生产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适用于洁净工作台的设计、制造及检测,不适用于生物安全柜。
针对洁净工作台的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扫描检漏、引射作用、风速、进风风速、风量、空气洁净度、沉降菌浓度、噪声、照度、振动幅值、气流状态等。
YY/T 1539-2017 医用洁净工作台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洁净工作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类型、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记、随机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适用于供医疗机构使用的洁净工作台。
针对医用洁净工作台的性能指标要求包括:高效过滤器完整性、噪声、照度、振动、产品保护(沉降菌)、气流流速、气流模式、洁净度、稳定性、温升、紫外线灯、电气安全等。
二、洁净工作台洁净度要求
洁净工作台的洁净级别通常为100级,这是ISO等级5的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洁净台工作区≥0.5μm尘埃粒子数应≤3520个/m³。
洁净台工作区≥5μm尘埃粒子数应≤29个/m³。
三、操作规程
洁净工作台的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使用前准备
检查洁净工作台的状态标志,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开启紫外线灯(如果配备),并预热约20-30分钟。
用干净的抹布将台面彻底擦拭干净。
将所需使用的工具和物品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有序地放置在工作台上。
开机操作
打开照明灯开关,同时关闭紫外线灯(如果之前已开启)。
确保操作区域处于层流状态,工作位置不应阻碍气流的正常流动。
操作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避免做出可能扰乱气流的动作。
操作过程
将操作手臂和头部放入操作区域,动作尽量轻缓,减少气流和粉尘的干扰。
注意观察洁净工作台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机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停机与清洁
工作完成后,先关闭风机。
关闭洁净工作台的电源。
对机器和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清洁,包括清洁仪器表面和关闭仪器玻璃门。
定期清理洁净工作台表面的灰尘、附着物等杂质,建议每日清洁。
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测洁净工作台气流质量是否达标,保持其运行流畅、稳定。
定期清洗UV灯管/灯泡,确保其灯光的强度和透视率。
注意洁净工作台的周围环境,维护室内环境的洁净程度。
综上所述,洁净工作台的检测标准与操作规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无尘、无菌工作环境的重要保障。遵循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可以确保洁净工作台的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