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泽恒计量检测(湖北)有限公司网站!
咨询热线

15811386264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原理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原理介绍

更新时间:2025-08-13  |  点击率:22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基于原子对指定波长光的吸收现象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其核心原理涉及到原子的能级跃迁以及光的吸收特性。
 
  (一)原子能级与吸收
 
  在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即能量低的状态。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火焰、石墨炉等加热方式提供的热能)激发时,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形成激发态原子。而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能级结构,其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是指定的。当一束指定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如果该光的能量正好等于原子中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较高能级所需的能量,原子就会吸收这部分光,使光的强度减弱。这种原子对指定波长光的吸收现象就构成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基础。
 
  (二)分光系统的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分光系统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成单一波长的光束,然后准确地选择出待测元素所对应的特征谱线波长。例如,对于钠元素的测定,分光系统会筛选出钠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时电子跃迁所对应的指定波长(如589.0nm)的光线,使其通过原子蒸气样本。这样,就可以专门检测样本中钠原子对该指定波长光的吸收情况,从而排除其他波长光的干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三)检测与定量
 
  当指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原子蒸气的吸收池(如火焰燃烧器或石墨炉)后,光的强度会发生衰减。这种衰减程度与样本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透过样本后的光强度,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根据朗伯 -比尔定律(A = kc,其中A为吸光度,k为摩尔吸光系数,c为待测元素浓度)建立起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对待测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